路加福音 1:21-25
1:21 百姓等候撒迦利亞,詫異他許久在殿裡。
1:22 及至他出來,不能和他們說話,他們就知道他在殿裡見了異象;因為他直向他們打手式,竟成了啞巴。
1:23 他供職的日子已滿,就回家去了。
1:24 這些日子以後,他的妻子伊利沙伯懷了孕,就隱藏了五個月,
1:25 說:「主在眷顧我的日子,這樣看待我,要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。」
21. 百姓等候 路加現在敘述百姓是這異象的見證人。撒迦利亞在殿裡停留的時間比平常久。這讓人猜測他發生了不尋常的事。當他出來時,他用眼神和手勢表明他已經啞了。也有理由相信,他的臉上帶著驚恐的痕跡。因此,他們斷定上帝向他顯現了。的確,那個時代很少或沒有異象,但百姓記得以前,在他們祖先的時代,異象是頻繁發生的。因此,他們從明顯的症狀得出這個結論並非沒有道理:因為這不是一件尋常的事,[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意外,而是一個令人驚訝的上帝作為,22] 他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突然啞了,並且在比平常更長的延遲後,驚訝地從殿裡出來。殿這個詞,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,是指聖所,就是香壇所在的地方(出埃及記 30:1)。祭司們在履行完他們的聖職後,習慣從這個地方出來到他們自己的院子裡,為百姓祝福。
23. 日子滿了 路加用 Λειτουργία [Leitourgía] 來表示職責或職位,正如我們所說,這職責或職位按順序傳給他們每一個人(歷代志上 24:3)。我們被告知,當撒迦利亞供職的日子滿了,他就回家去了。因此我們得出結論,只要祭司們輪流供職,他們就不會進入自己的家,以便他們可以完全奉獻和專注於敬拜上帝。為此,殿的牆壁周圍建造了廊子,他們在其中有「房間」(列王紀上 6:5)。律法確實沒有禁止祭司進入他的家,但是,由於它不允許吃陳設餅的人靠近他們的妻子(撒母耳記上 21:4),並且由於許多人傾向於以不敬的方式對待聖物,這可能被發現是一種補救措施,使他們遠離所有誘惑,保持自己純潔無瑕。他們不僅被禁止與妻子同房,而且被禁止飲用葡萄酒和各種烈酒(利未記 10:9)。當他們被命令改變生活方式時,他們不離開聖殿是有益的,這樣聖殿本身就能提醒他們培養主所吩咐的純潔。同時也應當戒除一切享樂,以便他們更無保留地專注於他們的職責。
今天的羅馬天主教徒以此為藉口來捍衛獨身主義的暴政法律。他們這樣爭辯。祭司們以前被命令在從事宗教服務時遠離他們的妻子。現在要求祭司們永久禁慾是極其恰當的,他們不是輪流,而是每天獻祭;尤其是在宗教服務的重要性遠高於律法之下時。但我很想知道他們為什麼也不禁酒和烈酒。因為我們不能隨意將上帝所結合的誡命分開,只遵守一半而無視另一半。"""與妻子同房不像飲酒那樣被明確禁止(以西結書 44:21)。如果教皇以法律為藉口,強迫他的神父獨身,那他為何又允許他們飲酒呢?不,按照這個原則,所有神父都應該被關進教堂的某些隱蔽房間,終生囚禁,與婦女和世人隔絕。
現在很清楚,他們惡意地躲在他們並不遵守的上帝律法之下。但要完全解決這個難題,取決於律法與福音之間的區別。祭司站在上帝面前,為百姓贖罪,彷彿是上帝與人之間的調解者。擔任這個角色的人應該有一些獨特之處,以便與普通人區分開來,並被視為真正調解者的預表。聖潔的服裝和膏抹也是出於這個目的。在我們這個時代,教會的公職人員和牧師沒有任何這類描述。我指的是基督所任命來牧養祂羊群的牧師,而不是教皇所委派的那些,他們更像是劊子手而非祭司,來謀殺基督。因此,讓我們安息於聖靈的決定,祂宣告「婚姻,人人都當尊重」(希伯來書 13:4)。
24. 並且隱藏自己 這看起來很奇怪,好像她為上帝的祝福感到羞恥。有些人認為,在事情未確定之前,她不敢公開露面,以免如果她的期望落空,會招致嘲笑。在我看來,她對所得到的應許深信不疑,毫不懷疑其會實現。當她看到她的丈夫因「口出妄言」(詩篇 106:33)而受到嚴厲懲罰時,她是否在連續五個月的時間裡,心中懷有類似的疑慮呢?但她的話清楚地表明,她的期望並非懷疑或不確定。她說:「主這樣待我」,明確而大膽地肯定了祂的恩惠已確定。延遲可能有兩個原因。在上帝這項非凡的工作顯明之前,她可能不願將其暴露於人們的各種意見之下,因為世人常常輕率、魯莽、不敬地談論上帝的工作。另一個原因可能是,當她突然被發現懷孕時,人們可能會更強烈地被激發去讚美上帝。[因為,當上帝的工作逐漸顯現時,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們對它們的重視程度會降低,不如事情一下子完成,而我們從未聽說過那樣——法語。] 因此,伊利莎白隱藏自己並非為了她自己,而是為了他人。
25. 主這樣待我 她私下讚美上帝的良善,直到公開宣揚的時機完全成熟。有理由相信,她的丈夫已書面告知她所應許的後代,因此她更確定、更自由地肯定上帝是這恩惠的作者。這由接下來的話語所證實:「當他眷顧我,要除去我的羞恥時」;因為她將上帝的恩惠當時從她身上收回,作為她不育的原因。在世俗的祝福中,聖經以最高的讚美來談論生育的恩賜。這是理所當然的:因為,如果低等動物的繁殖是祂的祝福,那麼人類的增長和繁衍就應該被視為更高的恩惠。這不是一個小或微不足道的榮譽,即唯獨上帝有資格被視為父親,卻允許塵土之子與祂分享這個稱號。因此,讓我們堅持這個教義,即
「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,
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。」(詩篇 127:3。)
但伊利莎白看得更遠;因為,"""她雖然年老不育,卻因一個非凡的神蹟懷孕了,這與自然法則相悖。
他要除去我的羞辱 不育一直被視為羞辱並非沒有道理:因為子宮的祝福被列為神聖恩慈的顯著例子之一。有些人認為這是古代民族特有的:因為基督將從亞伯拉罕的後裔中降生。但這與猶大支派無關。另一些人更正確地認為,聖民的繁衍是幸福和蒙福的,正如對亞伯拉罕所說:「我必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,」(創世記 13:16;)又說,
「你向天觀看,數算眾星,看你能不能數得過來。你的後裔將要如此,」
(創世記 15:5。)
但我們應該將普世的祝福,即延伸到全人類的祝福,與對亞伯拉罕所作的應許聯繫起來,這應許是上帝教會特有的(創世記 13:15)。讓父母學會為上帝賜予他們的孩子而感謝上帝,讓那些沒有後代的人承認上帝在這件事上使他們謙卑。伊利莎白專門將其視為人世間的羞辱:因為這是一種暫時的懲罰,我們在天國中不會因此遭受任何損失。